城阳区上马街道筑梦驿站——玩转创意童趣,助力全面发展

为丰富辖区青少年课余生活,提升综合素养,上马街道筑梦驿站启动第二周课程。课程由青岛市儿童福利院(青岛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)与青岛市慈明慈善基金会联合策划,本周围绕“实践赋能”与“文化启蒙”双主线,开设“手工制作课”与“非遗漆扇手工课”,让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成长,在文化体验中收获。

木板“活”起来:

手工课堂让孩子们玩转创意童趣

11月1日(周六)上午,开展的是预制木板跳舞小人制作活动,这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,也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创意的乐趣。

图片

活动开始,工作人员先拿出做好的跳舞小人样品:轻轻拨动小人手臂,它便随着动作“跳”起舞来,孩子们瞬间被吸引,纷纷凑上前观察。

图片

随后,大家分发预制木板组装零件,详细讲解打磨技巧和关节组装方法。拿到材料后,孩子们立刻投入创作,遇到零件装不上的问题,家长和孩子一起打磨组装,在互动中拉近了亲子关系。

图片

当最后完成组装,看着自己做的小人能“跳舞”时,孩子们兴奋地举起作品展示:“你看我的小人会转圈圈!”“我的小人会跳舞!”现场笑声不断,不少孩子说:“第一次做手工玩偶,特别有意思,我要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看!”

玩转手工与非遗漆扇

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

图片

11月2日(周日)上午,在社工志愿者的带领下,孩子们开展了非遗传统漆扇制作活动,20余名孩子通过“摇扇生花”的趣味方式,感受传统漆艺的独特魅力。

图片

活动伊始,工作人员先向孩子们介绍漆扇的非遗文化背景,当展示出“摆动生花”的制作方法时,孩子们瞬间睁大了眼睛:“扇子怎么会自己变出花纹呀?”随后,大家分发空白漆扇、安全漆料桶。

图片

孩子们迫不及待上手尝试:有的小心翼翼将扇子浸入蓝色颜料,轻轻一摇,扇面晕出层层“海浪纹”;有的来回摆动扇柄,红色与黄色颜料交织出“夕阳晚霞”;还有孩子试着变换角度,意外转出了“星星点点”的图案。

“哇!我的扇子有小云朵!”“你看我的像彩虹!”孩子们举着自己的“独一无二”的漆扇,互相展示、分享发现,时不时发出惊叹声,脸上满是新奇与喜悦。

图片

此次活动,不仅让孩子在动手过程中锻炼了创造力与专注力,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,更让家长与孩子在并肩协作中分享快乐、增进默契,将温馨的亲子时光定格在筑梦驿站的每一个角落。后续,驿站将持续优化课程,为辖区青少年提供更多优质学习体验。